手機、互聯網在給我們帶來種種好處的同時,卻也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未成年人在用手機、互聯網學習之余,也容易沉迷在網絡游戲、短視頻以及各種社交軟件的聊天交往之中。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百浩律師事務所主任黎霞建議,國家扶持相關手機生產商開發未成年人專用手機,限制未成年人每天使用手機登陸網絡的連續時長與累計時長,避免其過度沉迷手機,影響身心健康;未成年人專用手機必須且只能使用未成年人專用網絡、軟件,不能登錄其他網絡,不能下載其他軟件。
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32.9%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手機、互聯網已成為未成年人學習、玩樂、交友的重要工具。
黎霞指出,目前來看,網絡游戲、短視頻等互聯網內容良莠不分,其中不乏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而惡搞,違背歷史事實、違背科學、違背自然規律、“三觀”不正的內容,甚至涉及色情、暴力的行為,存在誘導未成年人離家出走、自殺等風險。這些負面因素,都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目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機,主要依賴家長、學校,但學校、家長往往難以有效預防未成年人沉迷手機?!崩柘急硎?,就手機功能來說,雖有青少年模式,但是實際效果不大,未成年人隨時可以破解家長設置的限制,隨時可以下載各種軟件、各種游戲,可以登錄各種網站。
對此,黎霞建議,國家應扶持相關手機生產商開發未成年人專用手機,這種手機必須能完全控制未成年人每天使用手機登陸網絡的連續時長與累計時長,甚至是網絡內容分類登錄的時長,一旦超時就自動斷網、退出該類內容的登錄,以此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登陸網絡的時間,避免其過度沉迷手機,影響身心健康。
“國家還要扶持開發運營未成年人專用網絡、軟件?!崩柘冀ㄗh,未成年人專用手機必須且只能使用未成年人專用網絡、軟件,不能登錄其他網絡,不能下載其他軟件。國家要對未成年人專用網絡、軟件的內容、功能必須進行嚴格的審查、監管,保證該專用網絡、軟件的內容、功能必須是有利于未成年人了解世界、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能讓未成年人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該網絡中的音樂、短視頻、影視作品、小說、游戲等必須是有利于培養未成年人健康“三觀”、益智的;QQ、微信等社交內容中存在引誘未成年人離家出走、自殺、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內容,應該自動屏蔽掉。
“希望國家從源頭上解決手機、網絡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讓手機、互聯網成為未成年人的良師益友,成為未成年人成長的樂土,而不是讓手機、互聯網成為未成年人成長的毒品!”黎霞說。
?。ㄎ模簭V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健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