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全國互聯網教育用戶已超過4.2億,占全國網民的四成以上,在線教育及其關聯產業市場規模已達5000億以上?!比珖f委員,北京城市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劉林認為,一些在線校外培訓機構因“加重中小學生負擔”“販賣升學焦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亟須政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支持與規范兩手并舉,積極培育和引導其健康發展。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方針的指引下,我國開展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實踐。劉林認為,在線教育異軍突起,固然有突發疫情倒逼發展的客觀原因,也是近年來蓄勢積累的結果,更是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的大勢所趨,其發展態勢對我國教育改革創新、數字經濟發展、居民消費、就業等都有重要影響。
在線教育高速發展過程中,一些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發布虛假廣告,技術故障、質量不高、服務不佳、卷款跑路等問題頻頻爆出。劉林經過調研發現,在政府管理方面,對在線教育培訓機構存在主責部門不明、系統規劃不夠、支持手段不多、監管力度不足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劉林建議,將在線教育發展納入“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目標,由發改委牽頭制定專項產業規劃,明確其屬于教育新業態,以包容審慎性監管為主調加強頂層政策設計,制定扶持在線教育及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發展的系列措施。
“要更新政府購買教育服務指導性目錄,支持現有學校采購符合條件的網絡精品課程、教育數據資源、在線教育技術服務、測評考試服務等在線教育產品與服務?!眲⒘终J為,應通過稅收優惠、獎勵補助等手段,引導在線教育培訓機構參與教育領域焦點、難點問題解決方案設計與服務,參與農村地區、薄弱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釋放更多正能量。
目前政府對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機構實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制度,條件寬松且不需要辦學許可證?!皞浒钢婆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對校外培訓機構依法審批登記的要求不一致,在招生宣傳、培訓內容、教師資質、收退費管理、場所條件等方面也標準不一,監管難以落地?!眲⒘直硎?,要進一步完善在線教育機構的市場準入標準與審批管理,依法重新設置在線教育市場準入標準,建立在線教育辦學許可證制度,加強審批管理,從源頭上把關。
“希望能明確政府部門職責,形成齊抓共管的監管體系?!眲⒘纸ㄗh,及時明確發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網信、工信、市場監管、文化、未成年保護等部門關于在線教育監管的職責分工,構建權責清晰、部門協同、應管盡管的監管體系。同時,支持在線教育機構組建行業協會組織,通過信用積分、星級評定、行業黑名單曝光、行業禁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強化行業自律,凈化市場環境。(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劉琴)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