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華盛頓大學下屬智庫日前發布下一代互聯網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指出,在未來10年至20年,區塊鏈、量子技術、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發展將帶來互聯網重大轉型,下一代互聯網將為用戶創建一種安全、實用的網絡環境,并為人們提供沉浸式交互體驗。
這份關于未來互聯網發展的預測研究是基于美國人喬治·吉爾德在《后谷歌時代的生活》中提出的密算體系理念進行的。喬治·吉爾德是美國當代經濟學家、未來學家,他提出的所謂密算體系,本質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及其衍生產品組成新的互聯網架構。該項目的研究人員采用線上討論法,先通過博客發布研究問題,由相關領域專家在博客上提出意見和下一步研究思路,如此循環推動研究進程,最終形成研究成果。該項研究指出,到2027年,通過區塊鏈、量子計算與加密、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實現互聯網安全性的概率約為60%。到2030年,通過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和物聯網等,實現互聯網去中心化的概率約為60%。到2032年,通過區塊鏈技術、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體感游戲、物聯網和腦-機接口技術,實現互聯網沉浸式交互體驗環境的概率約為70%。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代互聯網將從根本上區別于現有互聯網。在安全性方面,新的加密技術可確保用戶上網安全。目前的互聯網環境對用戶而言,安全性不高,各大網站在用戶上網過程中能全面掌握其個人信息、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再依此向用戶推送廣告、產品和新聞。除接受推送的各種信息外,用戶幾乎無法作出其他選擇。該項研究認為,基于區塊鏈、量子計算與加密等新技術的下一代互聯網架構,極有可能顛覆現有網絡體系,提供安全的互聯網服務。
在去中心化方面,短期內互聯網用戶難以獲得數據控制權。目前,以谷歌、亞馬遜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免費為用戶提供搜索、社交、網購等服務,也導致大量個人信息集中在他們手中。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大范圍應用,特別是使用加密貨幣形成安全的全球支付系統,可能打破互聯網公司在數據壟斷方面的優勢,使互聯網用戶可以保護個人數據。不過,由于目前技術發展的不確定性,短期內用戶仍難以獲得數據控制權。
在沉浸式交互體驗方面,下一代互聯網將徹底改變用戶的上網體驗。不同于使用顯示器和鍵盤的傳統互聯網體驗方式,用戶將通過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沉浸式游戲等技術手段,將互聯網變成三維互動場景,并完全融入其中。沉浸式交互體驗技術適用于工作、教育、醫療等各種場景。例如,目前的全球視頻電話會議將擴展為全息成像或虛擬現實三維圖像,使與會人員置身其中。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